常見問題
水利部工作組來陜調研新時期南水北調戰略功能及發展
12月26日,水利部南水北調司、長江科學院、中國水科院、黃河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調研組一行來我省就新時期南水北調工程戰略功能及發展研究進行調研。
調研組認真聽取了我省關于南水北調工程情況、漢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及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陜西段水土保持工作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了目前我省對西線調水工程建設、建立漢丹江水源生態補償機制、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有關需求和建議。
調研組指出,陜西境內丹江和漢江年均入庫水量占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的70%,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陜西承擔著“一江清水送京津”的重要使命,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調研組強調,南水北調工程要全面發揮效益,關鍵在水質。要進一步加強生態恢復治理,全面推動源頭保護,確保工程長期穩定造福群眾。要立足長遠,做好規劃,研究探索水源地生態保護和水質管控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加強工業點源和農業面源的污染治理,加強對漢丹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源保護區建設,凈化水質,涵養水源,使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有機結合,實現生態安全、水質安全,確保漢丹江水質長期穩定達標,一江清水永續北上。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水資源管理和水土流失綜合整治,流域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水資源配置體系形成,有力保障了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二是流域內市、縣級行政區“三條紅線”基本確定,明確了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的“底線”。三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源區水質穩定達標。
廳規劃計劃處、水資源水文防災處、建設監督處、水土保持治理處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會。